炎龙在线  
»游客:  注册 | 登录 | 搜索 | 帮助
习文练武之地,谢绝敏感话题,违者禁言删帖,恳请各位理解

RSS 订阅当前论坛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3  2/2  <  1  2 
     
标题: 大家都来帮助宣传炎龙 只看楼主
 
苗子 (日三省吾身)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40
精华 26
积分 46870
帖子 4447
名望 859 点
现金 4513 金币
存款 108165 金币
炎龙通宝 30294 枚
邮件推广 24 次
链接推广 1 次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6-1-18
状态 离线

文章标题

从师伯随意传的一手说起——聊聊如何认识武术
文章正文

[本文由 灵山云 发表,炎龙在线(http://www.yanlongonline.com 和 http://www.yanlongonline.net)依《版权声明》享有相关权利。]

今天和龙魂被召回庄子上,和师伯、师叔商量十一集训的内容,中间说到“削”字,师伯说了个练削劲的手法,很简单,也很实用,主动进攻也好,防御反击也行,都很有杀伤力。我们觉得挺好,就问师伯说这手叫什么名字,师伯说不知道,没名字,反正是师爷传的,专门求劲的,既然要教“削”劲,那就叫“削手”好了。

       一笑而过之后,我就琢磨了,到底传统武术里有多少东西是这种简单实用、功效宏大又汲汲无名的?

       我记得我见过一个练某派秘传太极的朋友,开始聊的时候,名词说得我一愣一愣的,我心说我在兄弟几个里面就算很能“掰”的了,没想到比我还能“掰”的。但是说归说,推手的时候一搭手就让我扔床上去了。然后我请他往我身上发发劲,他竟然告诉我他练太极是练化劲的,发劲太低级,所以他不会发太极劲!我说不可能啊,太极不发劲,还能叫太极拳么?你老师练拳也不发劲么?哎,他一想,说老师练发劲,但是当着学生面不练,一般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练,他曾经偶然看见过,我说请你比划一下他的动作好吗?结果他模仿了一下,好像行步的旋身掌,左抡右抽,很好的东西。我说你怎么不问问你老师这个呢,这个是能实用的好东西啊。结果他说,第一老师说这是很低层次的东西,没必要练,第二,问了也不说。他能模仿下来这个动作,还是因为留意到一个师叔也经常练这个,所以偷着记了一下。
我当时真是无话可说。

       后来我发现,这样的朋友在传统武术爱好者里还有不少,学拳多半是慕名,因为这个拳叫某某式,或某某派,就练,或者某个动作叫什么什么,就特别爱练。就好像形意的崩拳,因为郭云琛祖师号称“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就有很多人来了就想学崩拳。你教他动作,他就很高兴,至于里面有什么,那就不问了,典型的买椟还珠。这样的人多了,滋养出一群靠编名词吃饭的骗子,骗子编更新的名词,名词骗更多的人,最后中国武术变成了纸上谈兵、嘴上谈兵的“玩意”。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感觉,练拳好像喝酒,各种拳种其实就像装酒的瓶子,真正的功夫本身就像乙醇。每个创派的宗师都有一套自己发酵、提炼、勾兑的工艺,他为了区别于别的酒,要找一个新的瓶子,贴个新标签。

       好比五行拳,实际就是装载形意各种劲力的瓶子,就像酒酿出来不能拿手捧着喝,得有个容器。形意拳真正的东西是开合、起落、束展、拧裹、钻翻、螺旋、抖搜、惊弹、崩炸这些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别家也有,怎么能显示出来你练的是形意拳呢,总得有个有特色的表现形式吧,所以就有了五行拳。要从五行拳看,形意心意像两种拳,要从内在劲意看,还是一家人。
选择门派拳种,就像选酒。首先判断真假。那些酿真酒、好酒的,工艺不同,口感不同,但是里面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你怎么喝也不会错。而造假酒的,只是搞一个好看的瓶子,至于里面是什么,只有天知道,呵呵,喝下去怎么样,看你运气了。怎么判断呢?会喝酒的,喝到嘴里品好坏,而不会喝的,就看谁的瓶子漂亮,标签响亮。选拳也一样,会选的看功效,不会选的看名词。

       为什么拳种千差万别呢?统一不好么?我的一位老师说过,有一个原因,就是宗师级人物往往有个性,一是把练功的程序按照自己的经验或者爱好编排,二是把自己的个体表演动作融进了原来的技术体系,而后人为了表明“血统”,就强迫自己和后来人把这些个性化的东西作为原则性的东西来继承,甚至可以牺牲真正的核心技术,降低训练的效率,也要保住这些个性化的东西,否则就不正宗!这可是关系到名利的大问题,所以一定要锱铢必较!但是功夫确实无法再现祖宗的风采,就只好用嘴来弥补了。越是不行的,越要强调自己的正统性、特殊性,就像那些没落的贵族一样,除了家世以外,实在没有什么可以自夸的了。

       我希望来炎龙的朋友,能够看破这一点,早点找到自己的目标,想养生,你就站桩,以后学几个速度比较慢的动功,悠闲得去练。想技击,就别心疼自己,先把劲力打出来,把抗打功站出来,然后大胆去接触格斗。除此之外,别被任何人编造的任何名词、理论迷惑,包括我们推出的理论也一样。

       像这次,我们设计的十一集训内容,就不提摩身八掌的名字了,为什么,摩身八掌名字好听,技术不好掌握,不符合我们破除神秘、普及基本功的推广活动大方向,那我们就放弃它,把旋身、摇身这两个主要动作和劈撩削挂这四个容易上手又实用的手法提炼出来,集中精力训练,愿意学功夫的,就来,觉得没什么神秘不感兴趣的,也正好节约我们的精力。其实功夫,就在这些原来都没有名字的动作里,比如旋身,乍一看就像公园里的甩手疗法,可以练到最后,可以练出抖翎劲来(这次吴师伯会在集训中给大家示范)。

       另外说一点题外话,我看天涯上有人说炎龙的训练只讲形,不讲意,我都感觉可笑又可悲。形体的功夫好比酿酒的粮食和泉水,神意的功夫好比发酵勾兑的火候控制,你练粮食和水都没有,研究勾兑的火候有什么用?练拳连形都没出来,说意有什么用?还自称研究意练,拳真能纯靠意练出来,王芗斋老先生何必把常志郎先生接到自己家好多年,不错眼的盯着站桩,手把手的教着练?他闲工夫太多是不是?直接告诉个意回家练去不得了?而且其实我们在答疑过程中,已经把意识训练的内容渗透进去了,但是不知拳术训练中的“意”为何物的人,自然看不出来。那种把道家内景功夫套到拳术里的歪法,不把自己练坏,实战中也会被人打坏。最简单,比如劈拳,老谱上说有巨斧劈物之意,你没有手头的功夫,我找个练拳击的,站你面前,你劈得动人家么?人家一拳闷过来,你劈得着么?再说句不客气的话,你没尝过被劈拳打得直透五脏的痛,你会懂什么叫“巨斧劈物之意”?

[本文由 灵山云 发表,炎龙在线(http://www.yanlongonline.com 和 http://www.yanlongonline.net)依《版权声明》享有相关权利。]



[本文由 苗子 发表,炎龙在线(http://www.yanlongonline.com) 依《版权声明》享有相关权利。]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於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2006-10-17 21:48#21
查看资料  发短消息  顶部
 
苗子 (日三省吾身)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40
精华 26
积分 46870
帖子 4447
名望 859 点
现金 4513 金币
存款 108165 金币
炎龙通宝 30294 枚
邮件推广 24 次
链接推广 1 次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6-1-18
状态 离线

文章标题

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前景展望-----读灵山云《形意拳的未来在何方》有感
文章正文

[本文由 逸舟 发表,炎龙在线(http://www.yanlongonline.com 和 http://www.yanlongonline.net)依《版权声明》享有相关权利。]

每次路过跆拳道馆,看到一大帮小孩汗流满面,奋力地挥拳踢腿,感叹时下父母苦心的同时,总不免长叹几声,联想起瑜珈流行,Englist First,联起中医的西化,联想起在婺源看到的村民有钱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拆掉古屋(无价之宝啊),建成洋楼。。。等等等等,黯然无语。传统文化的没落,是每个有血性的炎黄子孙心中不能解的痛!传统武术,传统武术中形意拳的困境,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产生的。同时,武术所具有的特性又使其面临独有的问题。

传统武术,除了改头换面变成健身操的太极拳之外,个人认为目前基本上都处于自生自灭的民间自发传播状态,这种现状再维持一二代人的话,估计到时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武术高手了,武术的神奇功用便只存在于历史的记载和后人的想像中,名存而实亡----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看到了问题,便会有解决之道,怕的是大家都沉醉未醒---所以为灵山云兄喝一声采先!

传统武术,顾名思义,传统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者,执戈而舞,杀敌用的。故其具有两者的特色:

1.传统  源远流长,是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但也容易泥沙俱下;博大精深,对人本身有极为深入细致的了解,但太大太深便易茫无边际而玄学化。

2.武  技击是其目的,强健身心和表演功能是派生的。

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前景,也可如上分为二个方面来讨论。

一、传统文化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数千年,虽历经外来文化的入侵而绵延不绝,世界上仅此一例,足见其生命力的强大。但到了近代,先有“打倒孔家店”的反传统浪潮,后有文革“破四旧”等斩草除根式的破坏,中华文化几至生机断绝!尤记得当年,我辈所认识的传统不外几句风花雪月的唐诗宋词,外加所谓的四大名著而已,有何难知也!?真是一辈子的遗憾!而现在有那么多的人在说传统的失落(包括我),足以说明传统的生机渐复,复兴指日可待矣!

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我以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自新,尤其是在与外来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以包容的态度容纳并吸取其中合适的部分为己有,在保持固有的优秀性的同时与时俱进。而现下的传统文化,正处于加强时代性的阶段,一旦调整到位,必将喷薄而发(也是希望吧)!
传统武术复兴的思路同上。

二、武的方面

武术的本来功用在于杀敌,而身心强健是对抗的基础,所以武术训练有培养身心的功效。又因武者的神态举止强悍雄健,摄人心魄,而具有表演的功能。此三个作用中,杀敌是根本,强身(心)是基础,表演是附属品。

武术的根本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诚如灵山云兄所言,由于徒手对敌的机会和胜算是微乎其乎的,这方面的实际意义已大大减弱。 目前对此原始目的存在两种相对立的意见,一种是完全抛弃,如普及的太极拳;一种是继续坚持,认为武术是杀人术,练武是研究如何有效的杀人伤人的,离开这一前提便不足言武。

对于第一种,由于只有健身和表演的作用,离武太远,并且因没有对抗的目的在内,武术独具的健身和振憾人心的表演功用也大大削弱了,严格说来已不算武术。对于第二种,如前所述,辛苦训练,结果使用机率很低,实用效果太差,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态度下的训练,容易使人的心理发生不好的变化,有违习武强健身心的初衷。不幸的是,现下习武的人,常常难于摆脱这一点。不信试问一下各人习武的目的,“健身”之外,“防身”大概是最常见的答案了。而防身,在现今的文明社会,法制日益完善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基本上就是生命相博了。

武术的原始功用,千百年来是武术赖以立身的根本,在今天的环境中,这一功能如何转换,才能使其适合人类发展的需要,而又保持特色,具有武的本质和精神,不致沦为体操和舞蹈呢?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借鉴现代体育的模式来解决。

武者的结局是强者存弱者亡,所以武术的本质是培养强者。体育竞赛的结果是强者胜弱者败,体育的目的也是培养强者。由此可见,武术和现代体育的精神是共通的。只要能证明是强者,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对于武术来说,可以不必用打死打伤对方来分胜负,可以用一定的规则限制,甚至可以不用双方直接对抗,只要能分强弱就行了,而其关键在于评判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正如体育竞赛。

武术健身和表演部分的作用,同样有一个判断标准的问题在。

综上所述,传统武术要在现代社会再度兴起,必须在保持合理内核的同时,有所创新,使其具有时代特征。同时,需对传统武术在现代的存在进行重新定位,明确其目的:培养强者,包括身体上和精神上,循此目标,再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操作。

传统武术推广方案初探

传统武术的推广,按先后次序可分为三个步骤:

1.制订评判标准;

2. 选择训练方法;

3. 确定运作模式。

试分述如下:

1. 传统武术的存在和发展,在冷兵时代,一般是按进化论的规律进行自然选择的,生存本身就是最好的判断标准。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个标准日渐失效,于是无数的门派诞生,无数的大师出世,学者多茫然不知进阶,至有空费一生心血而未得其门者,诚为可叹也!

传统武术是一种技术,技术是其基础;更是一种艺术,艺术是其追求。不管是技术还是艺术,都有一个区分高低优劣的标准在,这个标准越易理解,越为多数人所承认,其传播范围便越广。所以传统武术评判标准的制订实在是一件关乎存亡的事,而标准的好坏则决定了他的生存景况,故不可不慎。

标准的制订,可有几个原则:

a. 客观  不依赖个人感觉作判断,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裁判对同一个人可得出    相同的结论;

b.全面  对传统武术所能产生的功用一一进行测试对比;

c.合理  判断标准可以真实的反映一个人的水平;

d.兼容  尽量提取传统武术乃至各种同类运动中共通的部分制定标准,加大其适应范围,提高可比性(这个与b有点冲突,权衡解决);

e.权威  以高要求制订标准,使其难以于逾越。

标准试制(如以宋式形意为例):

参照其他项目,实行段位(或分级或其他)制,按达到的不同境地分为九段。各段的要求如下(可按体重分为不同级别):

。。。

(某级)n段

要求:(主要说明通过练习,身心会产生何种程度的好的变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等等。)…

测试项目

a.外表可见的体型变化(如平锁回肩之类);

b.体质方面的变化或要求(如没有慢性疾病,身体健康,体能耐力的要求等等);

c.基本功方面的要求

如:站某桩达到n分钟,站完桩心率不超过某数;半步崩拳跃出n米等等;

d.劲力方面的要求

如:拘马鞭发力大于a公斤;定步(崩拳或其他)单次发力大于c公斤,m秒内连续发力第次大于d公斤;不定步单次发力大于e公斤,m秒内连续发力每次大于f公斤;等等等等;

e.身法方面的要求

如:在n秒内通过一个由移动的障碍物组成的方阵,躲开n个速度为m的小球的攻击,等等;

f.运用方面的要求

如:在n秒内击打m个快速移动的物体,每次打击力不小于y公斤等等;

g.实战方面的要求

如:采用积分制,10分达标。与某段的选手对阵(须制定详细的比赛规则并采用护具,尽量减少伤害),输一场扣n分,赢一场加m分;与某级别散打(拳击、跆拳道等等,采用对方的比赛规则)选手比赛,输一场扣x分,赢一场加y分,等等;

h.心理、品行方面的要求

没有不良嗜好,乐观,宽容,有良好的自制力,各种优秀品德…等等。建议测试方法(如测试自制力):

当众演讲(朗读),前后心率相差小于n次;在闹市演练套路,神态与独练时相同,心率相差小于m次,等等等等;

i.传统文化方面的要求

文武全才一向是中国人向往的理想人生状态, 传统武术以传统文化作为其根基,理解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传统武术,更重要的是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可以说,没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不配学习传统武术。建议测试方法:可采用笔试方式,以测试记忆、理解传统经典著作为主;

j.…

k.…

.
.
.以上各项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基本项目,必须达标,一种是选测项目,可采用积分制,每一项达标得m分,计总分。

最后,可由高段位的多位前辈对选手进行多方面的考察测试,通过后方可正式升段。

2. 标准制订后,接下来是根据标准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所以标准的制订一定要慎重,不然又成了应试教育了),并形成一套相对固定的训练体系。

训练方法的取舍标准有二:

一、效果,只保留有效的训练方式;

二、效率,只采用高效的训练方式。

训练体系建立思路:立足一家,博采众长,以实际效果和效率为选择标准。

远期目标:融纳百家,打破门户之见,建立一套通用的训练体系。不同风格的拳种,可以用不同表演套路来体现其间的差别。

3. 运作模式借鉴其他项目,如跆拳道、柔道之类。市场化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只要传统武术透过可量化的衡量标准,逐阶而上的训练步骤而使世人领略其不凡的魅力,在现下商品经济的社会,何愁没有前途!


实行步骤

1.先在炎龙进行试验,一方面积累经验,制定并完善评判标准和训练体系,一方面以武会友,广结善缘,以期共举大业;

2.再在天津开一个武馆,进行市场运作实验,并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

3.在条件较好的其他地区开设分馆;

4.全国推广,国学复兴,国术复兴。

最后谈一下传统武术的命名问题。子曰:必也正名,传统武术内涵丰富,“术”字实在太小,不足以概括其特征,而“道”字又太大,且被小日本用滥了。觉得“武艺”一词比较好点,所以武馆不妨就叫“中华武艺馆”。

------个人的一点不成熟见解,多有胡言乱语之处,还请多多批评!

[本文由 逸舟 发表,炎龙在线(http://www.yanlongonline.com 和 http://www.yanlongonline.net)依《版权声明》享有相关权利。]



[本文由 苗子 发表,炎龙在线(http://www.yanlongonline.com) 依《版权声明》享有相关权利。]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於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2006-10-17 21:50#22
查看资料  发短消息  顶部
 
苗子 (日三省吾身)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UID 40
精华 26
积分 46870
帖子 4447
名望 859 点
现金 4513 金币
存款 108165 金币
炎龙通宝 30294 枚
邮件推广 24 次
链接推广 1 次
阅读权限 255
注册 2006-1-18
状态 离线

文章标题

调节—平衡,判断—选择——如何把握练功的时间与强度
文章正文

[本文由 灵山云 发表,炎龙在线(http://www.yanlongonline.com 和 http://www.yanlongonline.net)依《版权声明》享有相关权利。]

内家功里面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调节—平衡”的问题。因为人的一生注定是不平衡的,注定要被七情六欲所困扰,要被生老病死所拘束,所以我们要设法调节。也就是道家所谓的“我命由我不由天”。调形、调意、调气……最后达到平衡。这个平衡不是一种封闭的,静态的,而是一种积极的、动态的、不断自我提升的过程。

      举个例子,你自己站着,很放松,很平静,这不算什么。跟人交手,拳脚相加,你还能保持心态很平静,身体很放松,这算是做到能够自我调节平衡了。推而广之,你自己在家,心态很平静,这不能叫会掌握平衡,在职场上,面对竞争对手,面对各种复杂矛盾,还能心态平静,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叫会掌握平衡。

       “调节”里面就藏着一个“判断—选择”的过程。

       比如时间。 想长功夫,平步桩一定要站到四十分钟以上,就像烧开水,你烧不到火候,永远是温水。超过了四十分钟,你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平衡阶段,在这个层次,多站一分钟,就多长一点功夫。

       这里面就要把握火候,火候是道家爱用的一个词,其实就是要进行“判断—选择”,要自我调控。你得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掌握练功强度,身体好的,应该尽快冲到四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然后就可以进入调形的阶段。

       如果体质不好,那就每次适量。 这里面就有一个判断的问题,究竟是身体坚持不了了,还是自己懒了,怕了,不想站了。我感觉,大部分时候是自己退缩了。真站到自己受不了是什么样子?我告诉大家,是身体僵硬,站在那动不了了,得让同伴帮着自己放松,慢慢撤下桩来,或者一说停,一屁股坐地上了。这是达到极限了。我感觉恐怕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步,一般是有点酸痛,有点累,就告诉自己,该歇着了。

       以我的经验,每次尽量多站一会,收获绝对不一样。特别是,别怕酸痛! 功夫不负有心人啊,这一点我有深刻体会,我体质以前绝对属于“文弱书生”型的,就靠站桩把自己的身体条件给变过来的。我练站桩的时候,浑身上下酸痛,汗出的整个人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有时候真不想站了,但是老师、朋友们鼓励着,坚持了下来,出了一点功夫,这才知道,当时的苦功夫没有白下。

      后来看见大成拳的前辈著述中称,当初他们练功的时候,也是浑身酸痛,恨不得逃走。周身大小关节痛过一遍之后(一到两年的过程),才体会到舒适自然的,不仅感慨万千。
      
      还有感觉的问题,其实也是个“判断—选择”的问题。我屡次说过,松肩、手沉,是入门第一感觉,是必须得求出来的。其他热、胀、舒适、酸痛、高大感、空洞感,都无可无不可,只是神经受到刺激的一种反应,因为你锻炼了,总会有感觉,因人而异而已。但是你得知道真长功夫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关键的东西、真正的东西都是一致的,谁练对了谁都会出现。

       再有练筋,我说明一下,形意拳的修炼体系是遵循易筋经的,大家可以看看,易筋经是逐条脉修的,练出一条来,再修下一条。其实在修一脉的时候,其他经脉也在锻炼,只不过重点突出一条而已。为什么?因为人体本身就是不平衡的,手上的经络就是比腿上的敏感,四肢的经络就是比胴体内的敏感。按照学习的规律,就是要从好练的、容易练的地方入手,逐步深入,找到感觉了,好,再往难一点的地方转,转了一大圈,都转到了,这才是均衡了。按照发展的规律,差的地方,你就得多投入,好的地方地就可以少管一点。比如松静桩,一般人不是手容易动吗?好,两臂一垂,不让你动,不是肩容易紧张么?好,就让你松肩。松紧紧松,这松那紧,这紧那松,折腾几个来回,最后松紧一如了。说白了,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如果上来就求均衡,求全面发展,那实际上是维持了原来的不平衡,谁也没有发展。   
      
    以上这些,是这几年我们自己修炼和替师门传功的一点体会,谨供大家参考。

[本文由 灵山云 发表,炎龙在线(http://www.yanlongonline.com 和 http://www.yanlongonline.net)依《版权声明》享有相关权利。]



[本文由 苗子 发表,炎龙在线(http://www.yanlongonline.com) 依《版权声明》享有相关权利。]

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才智如董子,犹云勉强学问。《中庸》亦曰,或勉强而行之。人非上圣,其求学之道,非勉强不得入於自然。且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虽遇颠沛流离,不屈不挠,若或见利而进,知难而退,非大有为者之事,何足取焉?人之生世,犹舟之航於海。顺风逆风,因时而异,如必风顺而后扬帆,登岸无日矣。
2006-10-17 21:54#23
查看资料  发短消息  顶部
 23  2/2  <  1  2 
     

  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订阅主题 | 收藏主题  


论坛跳转:  


版权所有© 2006-2017 炎龙在线™
所有时间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3-28 19:04 清除 Cookies - WAP